当前位置:主页 > 人员管理 >

铿锵的锣鼓声响起舞龙舞狮队争相表演

文章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3-05-22 05:01   作者:最新更新   浏览量:[]
  武鳴區馬頭鎮處於大明山南麓駱越古國的中心腹地,是駱越文明、龍母文明的發源地,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珍貴的駱越文明遺址和風俗風俗。5月20日,2023年廣西武鳴「壯族四月四」祈豐暨駱越風俗文明旅遊節在武鳴區馬頭鎮舉行,眾多民間興趣競技競賽、駱越民族文明風俗風俗輪流演出,為群眾和遊客帶來不一樣的體會。
  
  舞龍祈豐  展駱越文明風俗當天上午,只見在馬頭鎮的文明廣場上,鏗鏘的鑼鼓聲響起,舞龍舞獅隊爭相表演。臺上舞龍舞獅歡騰,臺下人們鼓掌以賀,臺上的「龍獅」則舞得更勁更歡,現場歡聲歡騰。
  
  「駱越先民在陰歷四月插秧時節開端前,都會舉行祭祀駱越鼻祖和祭田祈豐的典禮,請求當地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有著濃郁駱越稻作文明特征的風俗被連續至今。」武鳴區馬頭鎮馬頭社區書記謝國宏介紹,期望以舉行此次活動為契機,傳承和弘揚駱越文明,打造武鳴駱越鼻祖地和駱越古國國都所在地文明品牌,提高武鳴駱越文明影響力。
  
  活動現場,不少民眾自發地身穿壯民族服飾前來,跳竹竿舞、唱山歌,用獨特的方式慶祝節日。黃女士告訴記者:「我今日特別穿了壯族服飾前來,我為咱們傳統風俗文明感到驕傲,期望以後能夠多舉行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自己的民族文明。」
  
  摸魚打鬥  展民間競技興趣祈豐典禮往後,捉泥鰍、頂竹杠、打水鬥、過獨木橋等眾多民間競技興趣競賽輪流演出,現場笑聲不斷,讓遊客沈浸在風俗風俗的氣氛中,深切體會到大明山一帶濃郁的駱越風俗文明傳統神韻。
  
  記者了解到,打水鬥競賽分為大水鬥競賽和小水鬥競賽,競賽規則均是參賽選手調配運用水鬥在規則的時間內將水缸註滿,先註滿者為勝。只見那水鬥類似一個巨型的勺子,參賽者需將水鬥綁住繩子懸在固定的支架上,借助搖晃繩子產生的慣性,將池子裏的水舀到水缸裏。這一競賽模擬的正是壯族先民在幹旱時節從低窪處舀水灌溉農田的場景,它考驗的不僅是人的體力,還需要有必定的技巧,否則巨型水鬥簡直不聽指揮,半天也打不上一碗水。
  
  那兒打水鬥玩得不亦樂乎,這邊「壯族回娘家」風俗活動則笑聲不斷。只見每組參賽選手由一男一女調配組合,兩人扮演一對新夫婦,女抓鴨,男抓魚,一男一女分別手拎著鴨子和大魚從獨木橋兩端前行,在橋中心相遇,要求在獨木橋上順利完成讓路,跌落水中則為失利。競賽過程充滿趣味,引得現場遊客紛繁下場參與,周圍看客則笑聲不斷,氣氛十分和諧。
  
  美食宴友   展壯族公民熱心活動現場還搭建了美食展區,各村屯將鄉民製造的民族特征美食帶到現場,各種餡料的饃,林林總總的五色糯米飯,各村的特征農作物……琳瑯滿目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鄉民們則邀請遊客免費品嘗。
  
  不僅如此,當天,記者走在馬頭鎮大街上看到,家家戶戶都在烹菜煮飯,擺桌宴客,不管本村的仍是外來的,不管是知道的仍是不知道的,都邀請圍桌而坐,品嘗壯鄉美食。來客也不過多謙讓,大大方方地與鄉民沿桌而坐,把酒夾菜,大飽口福,場面熱鬧非凡。
  
  記者了解到,「壯族四月四」祈豐節也被譽為馬頭鎮的第二個春節。在這天,好客的壯族公民都會烹煮大明山生態土鴨、白雲豬手、五色糯米飯、豬龍貢等美食,請客親朋好友和八方來客。
  
  「貝儂(壯語:親朋),四處來相會……」吃到舒暢,聊得開心,不少群眾還要現場高歌一曲。旋律優美的山歌,加上豐厚可口的美食,讓遊客感受到壯族公民的好客熱心。